2007年2月9日星期五

开博第一字……

既然是说文解字,所以第一个解释的字就是“字”字。

“字”是一个形声字。从子,从宀,即“子”和“宀”都是表意(形旁)。“子”同时也表音(声旁)。


“字”同时也是一个会意字。“宀”是象形字,意为深屋。“子”也是象形字,像一个人。“子”古文写作“㜽”,上面的“巛”象形头发。因此,“子”在深屋“宀”下,会意得出意思:乳也。即在屋内生子。“乳”并不是现在“奶”的意思,清代段玉裁的评注为“‘乳’指人及鸟生子。”所以,“字”本义为“生孩子”,是动词。《广雅》中对“字”的解释也为:字,生也。后来“字”的意思扩大,含有字乳(生育)、字育、怀孕、养育、爱、教育等意。

“字”也引申为文字之意。(古时“文”与“字”意思有所差别,独体为文,合体为字。宋代郑樵更直截了当地说“象形、指事为文,谐声、会意为字”。谐声即形声。)字,孳乳而浸多也,即字是从文滋生出來的,而且渐渐增多。(孳即滋,浸即渐)因此,“字”的意思就拓展为现在“文字”之意。也有表字(陈胜字涉)、名号、字条或短柬、字迹、书法、书信等意。

“字”的读音:《说文》里写道“疾置切”,用的是反切的注音方法。解释一下何谓反切。反切是古代对文字的注音方法。反,翻也,犹言翻译也。切,急也。反者,一字翻成两声;切者,两字合成一声,其实一也。即分别取两字的声母及韵母,合成一声,就是所需要的读音。由于各种原因,普通话的读音跟古音的差别是中国所有方言里最大的,反而南方的语音更多地保留了古音,因此这里不以普通话的语音进行反切,这里以广府话(粤语广州音)作标准,以其他方言为参考。例如“天”为他前切,他[t'aa],前[ts'in],分别取声母[t]、韵母[in]组合得到[t'in],即为“天”的读音。(在这里不考虑声调问题,因变化较大。在反切里声调依第二字。)所以这里“字”的读音为疾置切,[tsat]+[tsi]=[tsi],读若“置”。另外,“宀”为武延切,[mou]+[jin]=[min],读若“棉”。(从这里也能看出用普通话是无法切出音来的。此字普通话为mián。)


1 条评论:

Unknown 说...

好荣幸成为看你开篇第一blog的第一人喔,q期待你以后继续说文解字吧~